秋季是人們調養身心的好時節,調養好不但可以增強自身的抵抗力,還可有利于預防一些多發病。專家提醒秋季養生要注意改善飲食,多補充水分。
在“飲食的金字塔”中,水處于最底層。也就是說,水是人體最基本所需,也是最重要的營養元素之一。秋季天氣干燥,易使人產生燥氣。而秋燥最愛攻擊肺,所以當燥氣上升時,咳嗽、哮喘腹瀉、皮膚干燥等疾病首當其沖。此時,人體需要更多的水來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。此外,秋天易出現身體困乏,也就是俗稱的“秋乏”。而科學地飲水也可以緩解秋乏癥狀。
秋季應多喝水、淡茶等,以養陰潤燥,彌補身體損失的津液,當然不能等到口渴時才去喝水,而要主動去喝。
怎么喝最健康?
1、每次喝水不要太多
喝水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,每次不超過200毫升。切忌暴飲,以避免增加心臟負擔。可每隔2小時喝一次水,不要等口渴了再喝。
2、喝溫不喝涼
喝涼水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,從而使原來開放的毛細血管收縮,引起胃腸不適甚至腹瀉。而過燙的水進入食道,易破壞食道黏膜,誘發食道癌。因此,喝水最適宜的溫度是10℃~30℃。
3、慢喝不快喝
快速大量喝水會迅速稀釋血液,增加心臟負擔,也容易把大量空氣一起吞咽下去,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脹。正確的喝水方法是,把一口水含在嘴里,分幾次徐徐咽下,這樣才能充分滋潤口腔和喉嚨,有效緩解口渴。
該頁面是主要頁面:<link rel="canonical" href="http://www.shiyoutaoguan.cn">